课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课程大纲Syllabus
国企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培训
【课程背景】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与国内深化国企改革的双重背景下,国有企业正面临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能”转型的关键阶段。*国资委明确提出,到2025年国有企业必须普遍推行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制度,旨在打破“铁饭碗”“铁交椅”惯性,以破解新三能中“干部能上不能下、人员能进不能出”的管理顽疾,构建市场化、动态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本课程立足国企改革深化行动要求,结合政策解读、标杆案例与数字化工具,系统解析末等调整与不胜任退出机制的设计逻辑、合规路径与具体实施措施,助力企业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良性循环。
【课程收益】
深度解读国资委“2025全面推行”政策内涵,构建科学机制,强化管理效能,借鉴标杆案例,提炼推行过程中的风控点,如何建立、如何规避、如何推行落地。
【课程对象】国有企业改革绩效薪酬改革小组成员、中高层管理者、人力资源相关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政策解读
1、 政策出台背景
2、 核心政策点解读
第二部分:核心机制设计逻辑
1、 末等调整的核心规则(五个方面)
2、 不胜任退出的判定框架
a 胜任力模型:业绩指标(量化)+能力素质(行为评估)
b退出路径:协商解除、内部竞聘、市场化退出(如协议离职)
3、 避免机制化的关键原则
a公平性:数据导向,避免主观评价偏差
b合法性:符合《劳动合同法》及企业规章制度
c人性化:给予改进机会与过渡支持
第三部分:实施流程与操作要点
一:绩效评估与不胜任认定
1、 科学设计考核体系
a量化指标(如KPI、OKR)与定性评估(360度反馈)结合
b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
2、 规范评估程序
a成立联合评估小组(HR、业务部门、合规部门)
b员工申诉通道与复核机制
二:沟通与改进计划
1、 绩效反馈面谈技巧
a数据事实呈现,避免情绪对抗
b如何编制《绩效评估报告》(含制定PIP(绩效改进计划)模板与跟踪表 )
2、 改进支持措施
a培训资源倾斜(技能提升课程、导师制)
b设定3-6个月改进观察期
三:调整或退出执行
1、 末等调整实施
a转岗匹配:内部人才市场机制与岗位双选会
b 降职降薪:薪酬带宽调整与职级体系联动
2、 不胜任退出操作
a 法律合规:协商解除协议模板、经济补偿计算标准
b 员工关怀:职业辅导、外部就业资源对接
第四部分:风险防范与争议处理
1、 法律风险防控
a 避免“违法解除”陷阱:证据链完整性(考核记录、改进通知)
b 制度合规性审查:民主程序公示、制度备案
2、 员工关系管理
a 舆情预案:内部沟通口径与外部媒体应对
b 心理疏导:EAP(员工援助计划)介入
第五部分:典型案例解析
1、 成功案例
1:某地方城投集团“末位10%强制流动”机制与内部活水计划
2:某央企“双合同管理”下的退出实践
2、 失败教训
案例:某企业劳动仲裁败诉分析
第六部分:合规的竞争上岗机制设计
1、 合法合规实现竞争上岗的关键点
2、 竞聘方案文件设计
3.退出方案设计
第七部:分长效机制与文化塑造
1、 动态优化机制
a 定期复盘调整:末等比例、考核指标的合理性验证
b 数字化工具应用:人才盘点系统、绩效数据看板
2、 组织文化引导
a 强化“绩效导向”价值观:高绩效者奖励、低绩效者改进
b管理者能力提升:如何有效反馈与决策
【案例分享】
内训名称:企业如何做好岗位竞聘(含不胜任退出和末调整机制)
项目内容: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
1、本部职能部门过多,人浮于事太多、人情世故太多;
2、工作有分工但达不到岗位需求标准、各自独立并压力上传;
3、人岗不匹配,忙的忙死、闲的闲死、争的争死、累的累死;
4、考和不考一个样、两张皮、形式大于内容、不合格也没说法;
5、考核指标基本上都是定性指标,类似于民主评议(德能勤绩廉);
6、没有薪酬序列,员工看不到希望,没有动力;
7、人才没有流动机制,温水煮青蛙。
内训收益:
1、 国家政策熟知了,合规下如何开展此项工作;
2、 会编制职能矩阵(知晓如何界定各岗位各项工作内容工作标准);
3、 知晓岗位竞聘(含不胜任退出和末位调整机制)实操过程中出现的哪些风险
点、如何规避、实际运用中的方法和技巧;
4、成功案例进行对比和对照,通过现场问题研讨,找出差距,知晓如何弥补差距;
5、“人才池”、“人才配置中心”为何设置、如何设置、如何运作、运作过程中注意事项以及开展此项工作的步骤和操作路径及方法。
国企末等调整不胜任退出培训
转载://www.ibid2.com/gkk_detail/323868.html
已开课时间Have start time
- 陈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