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企业组织活力-华为管理的深层逻辑“熵”》
讲师:解鸿兴 浏览次数:77
课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课程大纲Syllabus
华为培训管理底层逻辑
【课程背景】
热力学第二定律讲“一个封闭系统自然界都是从高温自动向低温转移,最终达到热平衡,在不能做功”这种情况称为“热寂”,这个系统就死亡了。“企业自然发展结果也是死亡,而我们必须逆向做功,用水泵把水抽到高处,这样企业就会恢复活力,这个过程就叫‘熵减’”。
企业的组织越来越厚重,规则越来越多,部门墙越来越厚重?
公司很多高管、创业元老封闭保守,不愿意学习,也听不进不同意见?
原来的激励手段逐渐失去效果,但是又找不到有效的激励手段?
如何提升空降兵的存活率?
员工的进取心不足,老员工躺赢,新员工躺平?
团队的气氛越来越沉闷?
这些现象就是“熵增”,一个企业天然发展的趋势就是这样。那么华为是如何克服“熵增”趋势,逆向做功,保持企业活力的?您的企业可以从哪些方面改进,来改变这种趋势?这就是本次课程的内容。
【课程收益】
1、 了解“熵”的定义和自然规律
2、 理解任总为什么把“熵”的原理作为华为管理的基层逻辑
3、 学习华为如何通过“熵减”来激发组织活力和个人的活力
4、 掌握激发组织活力的三元熵减模型“同向、开放、打破平衡”
5、 理解掌握优秀人才的三要素“胸怀大志、自我批判、追求卓越”
【课程特色】
接地气:实战干货、案例解剖
有清晰的理论框架:案例最终会归纳于理论,避免陷入琐碎
可立即应用于实战:与学员有效互动,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课程对象】CEO、COO、HRVP/HR总监、CFO、供应链总经理等各一层部门主管、企业部分关键中层管理人员等
【课程大纲】
一、在当前管理界百家争鸣的时期,但哪个管理体系适合我们企业业务实际?
1、当前的管理理念满天飞,很多管理理念互相矛盾,如何选择?
例如1:哪个是正确的?
有人讲,不患寡而患不均,考核的公正公平最为重要,而只靠主管的考核总是不全面,所以要引入360度考核
华为讲360度考核会让员工的精力对准内部公关,做老好人,而不是对准业务
但是,现在华为又搞OKR,引入同行评议是什么缘故?
例如2:哪个是正确的?
有人讲,员工的满意度非常最重要,麦当劳讲“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顾客”
华为讲,“员工的责任心最重要,满意度并不重要”,**甚至讲“员工的满意度毫无意义”
但是,没有员工的满意度,去谈员工的责任心,这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应该选择并落地哪些管理理念?
很多管理理念“一学就会,一用就废”
管理理念太多,互相矛盾,越学越不知道该怎么管理?
选择的错误的管理理念,不仅会造成巨大管理成本的浪费,还会带来时间和机会的损失
3、企业家必须建立自己的管理模型才能
识别企业的管理的主要矛盾
辨识哪些管理理论是适合公司发展的
建立一致的企业管理体系
根据模型预测企业未来可能遇到的问题
制定系统性、整体性的改进方案
案例:秦孝公如何选择商鞅的法家给秦国进行革新?
二、华为为什么选择熵减作为企业管理模型
1、华为为什么选择熵减模型?熵定律为什么这样强大?
任总:“企业成功两个关键,一个是方向大致正确,一个组织充满活力”。而“熵减是华为的活力之源”
管理学之父**:“企业管理的一切活动其实就是在对抗熵增”
爱因斯坦讲,“熵定律是宇宙第一定律。但是发现了还不如不发现”
2、“熵”是什么?
热力学第二定律
生命力在于熵减
耗散结构
3、熵的推论
国家: 如何从熵减看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的三要素
家庭:小孩教育究竟应该快乐教育还是艰苦训练?
个人:为什么全球177位从零创业的企业家都是5点以前起床?
4、华为的三元熵减模型
华为从2012年开始选择熵减模型
三元熵减模型:同向、开放、打破平衡
三、三元熵减模型之同向
1、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和当代西方管理学的统一
孙子兵法讲,上下同欲者胜
**讲,知识工作者首要的是目标管理
2、选择价值观相同的同路人
“艰苦奋斗”的理念过时了吗?
华为的“以客户为中心”与“顾客是上帝”是一样的吗?
华为为什么要让听的见炮声的人进行决策?
华为的一切管理的最终衡量标准为什么是“客户满意”
3、建立以战略为中心的绩效管理体系
华为的“狼性”文化植根于责任结果导向的绩效文化
为什么很多企业员工“对流程负责,但不愿意对结果负责”,“部门间协同力低”?
华为BEM模型的战略分解保证战略的一致性
从平衡记分卡到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保证战略的闭环
为什么有的企业现“累死主管,闲死员工”的现象?
4、建立“利出一孔,力出一孔”的激励机制
激励就是赏优罚劣?
从评议授予制到获取分享制
激励导向从公平分蛋糕到导向做大蛋糕
不同人群的差异化激励
四、三元熵减模型之开放
1、管理者不开放,封闭的三大主因
自我能力认知的问题:过去成绩显赫,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
人性的自我保护: 人性是好面子的,当遇到外部攻击时会自然反应抵抗
个人追求的问题: 认为人生已经到达巅峰,对后续的成长没有了追求
研讨: 我们公司管理者不开放,不愿意沟通主要原因在哪里?是因为沟通技巧问题吗?如何解决?
2、组织的开放
管理制度持续向外学习
坚决反对闭门造车式的“自主创新”
华为的日落法秘书处起到了淘汰旧制度的作用
为什么有的员工“死流程死脑筋不变通”?
案例:华为花20亿(超出当年华为1年利润)削足适履的学习IPD前因后果
3、人才的开放
在全世界各地就近建立研究所
员工聘用制度的变化—只求为我所用,不求为我所有
干部队伍板结,难以实现干部“能上能下”
“大轱辘不转小轱辘转” 。建立公司内部人才流动市场,鼓励员工根据自己特长和爱好公司内部流动
部门岗位开放比例
员工流动要求
原岗位释放期限
案例:华为内部人才市场的建立
案例:1997年市场员工的大辞职
案例:华为干部末位淘汰机制,每年10%干部末位
案例:山东XX公司某部门,最强的骨干“三驾马车”出问题后,后继无人?根因正在哪里,如何解决?
4、氛围的开放
华为干部为什么要强调自我批判?
为什么越高级的干部越难进行自我批判?
为什么说如下都不是真正的自我批判?
儒家的一日三省吾身
道家的“物极必反”
法家的“敢于变革旧制度”
基督教的忏悔
企业如何让干部进行自我批判?
为什么有些干部员工“守着自己舒适圈,不愿意创新和改进”?
如何牵引干部员工主动学习,不断更新知识?
五、三元熵减模型之打破平衡
1、战略上的打破平衡
战略聚焦力出一孔
优质资源向优质客户倾斜
春兰空调案例:如何*的程度上节省不必要的成本:战略的浪费是*的浪费
2、考核上打破平衡
坚持绩效考核的“活力曲线”
为什么很多公司搞了“活力曲线”后,鸡飞狗跳,但是团队活力仍然不足?
3、激励上火车头加满油
火车头加满油的陷阱
如果“不是以奋斗者为本”,凭什么让员工艰苦奋斗?
案例:华为的“蒙哥马利”晋升计划
六、干部领导力之熵减模型
1、各种各样的领导力,如何能够学会?
领导力是天生的,还是头天培养的?
有人做过统计亚马逊上领导力的书籍有29000种,领导力的定义有70多种,领导力要求更有400+,这怎么培养?
2、空降兵的存活率非常低的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人才识别问题?
还是因为企业文化问题?
华为“三新”干部识别法,三新中有两新,干部大部分会失败。
三新之“新团队”:如果一个管理者到了一个新部门,遇到新领导、新下属、新同僚,首先要解决信任问题。各种浮在表面的问题的根因往往是信任引起的。
三新之“新业务”:即便同一个行业,销售和交付的打法不会相同,不同行业的打法更不会相同。过去赖以成功的打法,往往在新的部门不在适用,如何找出新的正确打法,难度非常大
三新之“新岗位”:领导力梯队把管理者划分为管理自己、管理他人等6个层级,每个层级的管理的主要矛盾都会发生变化。如果延续旧的管理思维,抓错了主要矛盾,阵亡几乎是必然
3、领导力教材--詹姆斯.M.库泽斯 《领导力.如何在组织中成就卓越 第6版》
以身作则
共启愿景
挑战现状
使众人行
激励人心
4、领导力之父 沃伦.本尼斯 《成为领导者》
指引性愿景
激情
正直
信任
好奇心
勇气
5、如何通过熵减模型来看领导力
林彪的激情不够为什么也能成为伟大的领导者?曹操没有突出的“正直”有点,也能成为领袖?
哈佛大学统计的领袖的最终要品质“决断力”在上面也没有体现?
同向--感召力:如下的优点只需要具备部分,能够实现感召力即可
指引性愿景
激情
正直
信任
以身作则
共启愿景
使众人行
激励人心
开放--不断改进:
自我批判
好奇心
挑战现状
终身学习
打破平衡--抓住主要矛盾:
能够抓住主要矛盾
决断力
利出一孔,力出一孔
七、综合答疑
华为培训管理底层逻辑
转载://www.ibid2.com/gkk_detail/312403.html
已开课时间Have start time
- 解鸿兴
[仅限会员]
管理能力内训
- 店长的八大角色定位与管理技 刘子滔
- 成长赋能——从技术走向管理 程平安
- 电力企业员工团队建设与通用 程浩然
- 《行动学习之群策群力工作坊 俞萍
- 坚定稳固HIMS:中高层全 赵珊
- 《从专家到管理》 ——新晋 俞萍
- 管理者角色认知——河北讲师 郭一诺
- 管理者识人与用人之道 刘子滔
- 创新时代核心竞争力_打造人 王德智
- 情商领导力·构建和谐与效能 徐灿
- 企业接班人能力提升专题 吴越舟
- 如何做好一名优秀的销售管理 吴越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