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课程大纲Syllabus
全面解读共同富裕课程
课程背景:
日前*财经委员会召开会议,为中国迈向共同富裕提出政策大纲。*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和建设小康社会一直是中共的优先课题;十九大之后,*贫困问题解决,为下一步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现实基础,并于今年6月设立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本讲座在分析中国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的基础上,围绕什么是共同富裕、为何要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三大问题,深入全面地解读我党提出的“共同富裕”政策内涵、内在机理,以及对未来中国经济的影响。
课程收益:
讲座紧密*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场环境、政府政策的现状和趋势,深入探讨当今中国社会经济现实及发展,围绕建设共同富裕社会的政府目标,通过经济理论和国际比较等方法,展开全面深入地分析说明。重点解读政策调整下对社会经济各主体、部门可能产生的影响,精准有效地为政府、金融部门、企事业单位、投资家等不同经济主体,分析形势、合理决策提供专业化指导和帮助。
授课对象:政府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金融行业中高管理层、投资家
课程大纲/要点:
一、什么是共同富裕
内容简介: *财经委强调,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以及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这说明推进共同富裕既不是要回到过去的‘大锅饭’,也不是“杀富济贫”,而是要让蛋糕分配更公平、合理。通过社会经济各个层面,不断完善公平、公正的制度和环境,推动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的全面转型和优化。
1.1 共同富裕是“全民共富”
1.2 共同富裕是“全面富裕”
1.3 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
1.4 共同富裕是“逐步共富”
1.5 共同富裕是“创新致富”
案例分享: “一亿中产阶级”的日本社会
二、为什么要共同富裕
内容简介: 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视角,共同富裕的“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2.1 哑铃型与橄榄型分配
2.2 留不住的城市与回不去的农村
2.3 孔雀为何东南飞
2.4 国企与民企
2.5 龙生龙、凤生凤
案例分享:为什么外国很少“炒房”
三、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内容简介: 共同富裕需要靠共同奋斗,既要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创新致富,又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社会向上流动的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的机会。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的力度,扩大中等收入群体,,逐步缩小分配差距,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3.1 生活富裕富足
3.2 精神自信自强
3.3 环境宜居宜业、、
3.4 社会和谐和睦
3.5 治理普及普惠
案例分享:改善贫富差距的世界经验
全面解读共同富裕课程
转载://www.ibid2.com/gkk_detail/295311.html
已开课时间Have start time
- 刘通
经济形势内训
- 全球矿业投资机会解读 郑文强
- 《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当前 宋学丛
- 城市更新理论与实务 郑文强
- 新质生产力与地方经济发展 宋学丛
- 城市更新未来发展趋势及理论 郑文强
- 《宏观着眼,微观着手—新产 宋学丛
- 当前中国经济的国际国内变局 宋学丛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 宋学丛
- 如何做好小微企业服务--- 胡元未
- 《如何在新时代农村信用社实 武建伟
- 后疫情时代的回顾与展望: 曲融
- 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政 宋学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