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城市选择] [会员登录] [讲师注册] [机构注册] [助教注册]  
中国企业江南体育平台是真的吗

战略管理:为企业成功导航

 
讲师:孔庆广 浏览次数:2261
 战略管理:为企业成功导航及战略导航是由孔庆广老师所写的文章。在现代中战略管理在企业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也是决定一个企业的成败。战略管理被人认为是企业管理的顶尖石,企业的成功从根本上面来说决定于高端人员的管理能力以及水平。制定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管理,是企业以总裁为首的高层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责,是现代企业成功的致胜之道。企业要想成功,首先就是要战略上面的胜利,而失败者的墓志铭上也往往刻印着战略上的失误。战略的首要问题就是明确目标。

在一次企业家的对话中,一位IT界的年轻老总向企业战略提出了挑战,认为在快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企业不需要战略,而是要抓住机遇进行“抢滩”。联想集团掌门人柳传志则坚持认为企业要有战略,并且强调了企业战略的重要性。

应当说,一个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把握全局,面向未来,进行卓有成效的战略管理。
 
从海尔战略上的成功说起
 
2002年1月8日,张瑞敏赶赴日本大阪,海尔与日本三洋公司宣布进行全面合作,标志着海尔全球化战略在终极市场上的初步胜利。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张瑞敏就鲜明地提出海尔产品出口的目标首先是创世界名牌,制订了海尔创国际化名牌的战略发展规划,确立了“先难后易”的战略发展原则,即海尔产品首先进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构建和完善自己的营销网络,取得名牌地位后再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在产品出口方面,海尔坚持打自己的品牌;在经营上,则要求海外经销商对用户按照海尔的标准服务,达到客户的满意度最大化。目前,凡是经销海尔产品的世界各国经销商,都能够按照海尔星级服务标准为用户提供服务,在全球消费者中树立了海尔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了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海尔还提出了“本土化战略”,从1996年开始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1999年4月,海尔集团第一个“三位一体本土化”的海外海尔在美国诞生,即设计中心在洛杉矶、营销中心在纽约、生产中心在南卡州。

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把一个濒临倒闭的企业发展成为一个国际化的集团公司,除了张瑞敏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独到的思路,就是其战略,也就是说从根本上讲,海尔的成功是战略上的成功,而战略上成功是一个企业最大的成功。

战略管理在现代企业中处于核心的地位,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企业经营战略是国外商学院里极为重要的核心课程,战略管理被认为是企业管理的“顶尖石”。美国著名管理学家耐尔·斯威尼认为,企业的成功从根本上来说决定于总裁的管理能力和水平,具体包括作出决策、制订规划、组织机构、解决问题和管理领导班子五个方面。其中制订规划就是确立公司基本业务方向、目标、方针和战略,并制订与公司战略相适应的具体策略。制定战略规划,实施战略管理,是企业以总裁为首的高层经理人员的重要职责,是现代企业成功的致胜之道。据美国管理咨询公司协会的一项调查,企业经理人员、咨询顾问和管理学院的教授等权威人士一致认为,经营战略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最重要的管理问题。

企业的成功首先是战略上的胜利,而失败者的墓志铭上也往往刻印着战略上的失误。大名鼎鼎的史玉柱借脑白金又走回了企业的前台,其当年巨人危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战略上的失误,这也恐怕是他所不应忘记的。史玉柱自己回过头来总结时也承认“企业必须有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陈惠湘在《中国企业批判》一书中尖锐地指出:“造成巨人危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巨人集团的战略设计。”由于忽视战略规划而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的教训,即使在美国知名大企业中也可看到。如著名的IBM公司未能保持其在个人电脑市场中的霸王地位,正是由于10多年前的一次战略决策失误,而这一项忽视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决策,使IBM失去了高达900亿美元的股票资本市值。
 
战略是什么
 
战略是近年来企业经理人使用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汇。战略被提升到空前的高度。对于中国的新兴企业来说,尤其是经过充满激情的创业阶段结束后,没有战略的企业很有可能像昙花一样销声匿迹。
一般意义上说,战略是关于一个组织长远的全局的目标,以及组织为实现目标在不同阶段上实施的不同方针和对策。所谓战略管理,就是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根据企业的宗旨和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分析,确定企业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方向,制定和实施企业发展总体谋划的动态过程。战略管理的本质表现为全局性、长远性、预见性、关键性和权变性等特征。

战略的首要问题就是明确目标,即“我要做什么”。在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中,企业的每一具体计划,每一具体经营业务,每一具体管理措施,都要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并服从战略目标的要求。企业界流行这样一句话:没有不赚钱的行业,只有做不好的企业。一个企业不可能什么都去做,单纯的机遇型也只能产生暴发户而不能成就企业家,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要选择最理想的事情去做,否则就可能西瓜没捡到,芝麻也丢了,两手空空。联想集团柳传志在战略选择上有三个不做原则,即“不赚钱的事不做,赚钱但投不起资的事不做,投得起资但没有人才的事不做”,几乎成了业内外尽人皆知的战略格言。
管理学中有一个公式:绩效=目标×效率。管理专家认为,“做对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对”重要得多。因为如何“把事情做对”是个效率问题,而从一开始就设立正确的目标,“做对的事情”才是真正的关键。

战略不是美丽的梦想,不是华丽的文本,它是建立在企业外部环境的客观分析和企业内部资源的有效配置基础上的。也就是说,仅仅知道“我要做什么”还不能形成好的企业战略,还要知道“我能做什么”。国外战略管理专家提出了制订战略规划、进行战略性思考需要回答的相关问题是:
1.我们目前的态势如何?
2.我们希望未来的态势如何?
3.阻止我们发展的障碍可能是什么?
4.为实现我们的目标应当采取什么策略?
战略规划设计是企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从外部环境分析到企业自我评估,从确定战略目标到寻求战略重点,选择策略措施,以至形成战略规划文本,实际上体现着企业一种完整的战略性思考过程。



转载://www.ibid2.com/zixun_detail/1970.html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