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同时,它也可以是教师围绕单一学习主题,以知识点讲解、教学重难点和典型问题解决、技能操作和实验过程演示等为主要内容,使用摄录设备、录屏软件等拍摄制作的视频教学资源。其主要形式可以是讲授视频,也可以是讲授者使用PPT、手写板配合画图软件和电子白板等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批注和讲解的视频。
二、微课的制作要求 1. 格式与容量 - 微课的视频大小不超过600M,格式为.mp4格式。这有助于学员流畅地观看课程资源,也方便将其下载保存到终端设备上以实现移动学习。 2. 时长 - 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 - 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这样的时长设计有利于学生在注意力集中的情况下接受所授内容。 3. 内容要求 - 教学目标清晰、主题突出、内容完整、声画质量好。并且一个课程就是一个主题,研究的是具体问题,例如工作思考、案例反思、难点突破、重点强调或者学习策略等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三、微课的内容类型 1. 针对不同职业的内容 - 例如在护理专业的微课中,内容包括怎么取得护士资格、护士应有怎样的素质、护士的职业前景怎么样、毕业实习谁来管、毕业实习如何管、实习计划如何落实、实习大纲如何完成等。 2. 围绕特定活动主题的内容 - 在网络安全宣传周的微课征集活动中,聚焦网络安全相关内容,如宣传网络安全法规,提升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等内容。其作品形式多样,涵盖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科技互动五大类,包括动画、短视频、微电影、音乐、脱口秀、漫画、短篇小说、诗歌、游戏、VR、AR等体裁类型。 3. 从教学环节角度的内容 - 学情分析方面,包括学生原有知识、学生现有认知能力、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学生情感和学生身心特征等内容。 - 教材分析方面,包括教材的地位与作用、重点与难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应注意的问题、需要探讨的问题。 - 选题分析方面,微课的选题要精准,要聚焦一个内容相对固化、能适合多媒体表达的知识点。 - 微课设计方面,包括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教学媒体选择、教学导入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检测设计、教学小结设计、微课脚本设计、制作工具选择等内容。
四、微课的功能相关内容 1. 课前预习 - 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选择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或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提前录制成微课,供学生课外预习。但要注意不能把课堂教学内容整个“搬家”,只能选择“点”。 2. 课后补习 - 这是微课最理想、最有价值的教学应用。教师把教学中遗漏的、没讲透的、需要强调的和需要学生反复练习的有关知识内容,分别做成微课,供学生课外补充学习,并且可以在教学中常态化运用。 3. 假期自习 - 教师按照学科知识体系,做成系列微课,供学生在假期自习时使用。
五、微课的创作特色内容 1. 趣味创作 - 人人都可以成为课程的研发者,以使用对象为中心,是“为了教学、在教学中、通过教学”,研发内容一定是讲师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能力解决的问题。 2. 混合模式 - 微课可以作为培训前期的知识输入部分,面授时采取翻转课堂方式,更多是聚焦问题,深化研讨,经验分享,讨论方案。后期微课还可以作为学员复习用。
转载://www.ibid2.com/zixun_detail/1336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