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课程大纲Syllabus
生产品质管理课程
课程目的
通过对品质理论的简介和品质成本的讲解,使学员对品质和品质管理有正确和系统的了解;
阐述作为管理人员要具备更多的品质管理方法,将控制的重点由检验结果转移到检验过程和预防过程中,有预见性,防止不良品及浪费的产生;
强调预测和防错,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
课程大纲
一.品质概论
1、什么是品质、品质管理、品质控制、品质目标……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2、品质管理的发展和理念的发展。
3、品管组织的架构与职能。(进料检验IQC制程检验PQC最终检验FQC出货检验
OQC品质工程QE品质保证&品质稽核)
二.品质成本
1.品质成本的构成类别。
2.各类别的品质成本细目说明。
3.适宜的品质成本。
4.预防和鉴别成本的有效性。
三.品质管理的核心-现场品质管理
一)、品质改进的三大步骤: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PDCA的管理循环。
2、QC—STORY。
3、QCC活动之方法运用。
二)、过程控制的三种方式:
1、检验结果。(检验制度的建立与检验工站的设计)
2、检验过程。(制造流程的规划\\QC工程图\\作业&检验指导书编制要领。)
3、预防过程。(FMEA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防错)
三)、影响产品品质的六大方面:
人:作业心态的调节、作业技能的培训、作业结果的考核。
机:适用性评估、保养与维修、设备的操作和检测。
料:设计变更、代用品、特采品常见的预防用错料的方法。
法:流程制度化、作业简单化、品质历史档案、统计技术、改善提案活动。
环:软环境(团队氛围;团队文化;成长可能性)、硬环境(5S)。
测:1.量测设备清单。
2.校正/操作/保养说明书。
3.标识量测设备/工具。
4.建立使用人责任制和使用方法培训。
5.遵守精密仪器的使用环境规定。
6.GR&R(量测系统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四、常见的现场品质管理问题及处理方法
1.原材料不良仍然在使用。(缺料了?)
2.为达到产量(交期)降低品质要求。(来不及了?)
3.人,机,环不可/不及时改变(修正)而无法复原。(没办法了?)
4.无系统的品管方法导致重复检验/漏检,及沟通障碍。(不是我的错?)
五、“品质”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1.接受新观点,掌握新方法。
2.找对方法用对人。
3.提高品质,就是降低成本。
4.品质改进,永无止境。
5.品质执行文化的建立。
生产品质管理课程
转载://www.ibid2.com/gkk_detail/295798.html
已开课时间Have start time
- 孙少雄
品质管理内训
- 《数智化时代的质量提升实战 王明哲
- 零缺陷抽样检验 雷雨
- QC小组质量活动技能及持续 王延臣
- 《质量,国之重器,存亡之道 何重军
- 质量检验及GB2828抽样 刘毅
- 活用质量工具,解决质量问题 刘毅
- SPC-统计过程控制的实施 徐老师
- (苏州场)ISO 9001 徐老师
- 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及廉政 魏及淇
- 《大兴调研之风——以调查研 李沛贤
- 基于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的 雷雨
- 《匠人精神-打造产品质量优 刘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