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HS危险源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及应急管理-公开课
讲师: 浏览次数:3157
课程描述INTRODUCTION
危险源应急管理
日程安排SCHEDULE
课程大纲Syllabus
危险源应急管理
课程背景
-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是整个HSE管理体系的核心部分,它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寻求*事故率、最少的损失、环境的*破坏。
-整个体系的建立基本上是立足于各项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成果之上的,以危险源识别与风险评估的成果为基础,建立健全预防各种危害或风险的机制、措施和方案,从而达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目的。
课程收益
-危险源识别的原理和结合现场实际识别的步骤与方法;
-学会对危险的风险进行分析与评价,划分风险控制的优先等级;
-对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控制与应对方法;
-推进全面危险源和落地操作的有效方法;
课程对象
系统推动人员,环境安全工程师,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环部主管,经理等;
授课方式
从“危害识别”与“风险分析”两个方面入手,并结合造纸企业的应用项目案例展开分析,以让学员获得较为全面的理解;
授课时长
12H;2天;
课程大纲
一、识别评价的重要性
引子1:昆山中荣粉尘爆炸事故
引子2:响水天嘉宜化工爆炸事故
危害辨识、风险评估及控制的意义
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基本步骤
二、有关危害的定义和俗语
三、危险源的分类与危险源辨识的基本思路
生产行业的危害与风险
发生危害的根源及性质
介绍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危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进行分类
案例分析: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识别覆盖范围
四、危险风险分析的方法
不同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与局限性
定性的分析法介绍:
1、工作危害分析法(JHA)
2、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SCL)
3、 风险矩阵分析法(LS)
4、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
五、安全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的概念
现有控制措施的评估
案例演练:风险评估(使用矩阵法与LEC法)
确定风险等级
重大危险源的判别
建立“重大风险清单”
六、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原则
风险管理的ALARP原则 与风险等级
风险控制措施选择的基本逻辑
制定重大风险应对计划
危险源应急管理
转载://www.ibid2.com/gkk_detail/252013.html
已开课时间Have start time
2024-09-10
苏州
品质管理内训
- SPC-统计过程控制的实施 徐老师
- 《匠人精神-打造产品质量优 刘艳萍
- 《数智化时代的质量提升实战 王明哲
- 基于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准则的 雷雨
- 品质管理提升及关键点控制 吴正伟
- (苏州场)ISO 9001 徐老师
- 《精益TQM:有效打造企业 杨小林
- 《QC品质管理活动及工具应 刁东平
- 质量管理&现场管理&定置化 吴正伟
- 零缺陷抽样检验 雷雨
- 打造极具价值的QC小组 贾春涛
- 项目质量、安全、进度及廉政 魏及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