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课程大纲Syllabus
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
课程前言
“十四五”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创新发展方式,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30年要达到25%左右,意味着接下来能源增量70%以上以非化石能源为主。
全球已有超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激励新能源发展的政策,新能源领域已成世界各国能源战略的主流。如果说以蒸汽机为代表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以电的应用为代表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代表推动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话,那么,以新能源为核心的产业最可能会成为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力量,成为下一轮经济繁荣周期的主要支撑,成为人类社会加快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重要标志。谁在新能源领域抢先一步,谁就会在国际能源市场上赢得先机。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水能和海洋能以及由新能源衍生出来的生物燃料和氢所产生的能量。到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4.38亿千瓦,同比增长约10%,新能源发电装机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21.8%,新能源装机规模持续扩大,新能源的清洁能源替代作用日益突显。2019年,风电装机2.1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2.04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2254万千瓦,分别同比增长14.0%,17.3%和26.6%。风电、光伏发电首次"双双"突破2亿千瓦。
2003-2019年,中国新能源投资金额和投资数量呈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中国新能源投资数量最多,达39笔。2019年投资金额最高,达1248528.5亿元。此外,中国地热能产业正处在战略机遇期,地热产业将拉动直接投资4000亿元,可提供近80万个就业岗位,并带动地热全产业链总投资突破1万亿元。到2035年,将累计带动地热全产业链总投资达5万亿元。
新能源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基本是站在一个起跑线上,就看谁的支持力度大。随着人类对新能源产业的认识不断加深,随着国家政策不断完善,它必将由补充能源逐步提升为替代能源、主流能源乃至主导能源,这是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
课程收益
1、通过学习深刻理解了新战略的分类和发展新能源的重要意义和能源安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深刻理解了可再生能源对环境和国家能源战略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太阳能和风能的科学利用及发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3、学习掌握了中国已经进入了能源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持续推进能源革命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4、通过学习更加深刻理解了,贯彻*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 “四个革命、一个合作”全新战略了的重要意义和实施路径。
5、通过学习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对“光伏+”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式有了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尤其是对“分布式开发”是未来的重点发展路径之一有了全新的认识。
课程对象
1、电网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
2、基层供电所所长及管理人员
3、台区经理及其他管理人员
课程时间
1天 6小时
课程形式
讲授法、现场研讨法、视频教学法、案例分析法
课程纲要
第一节:新能源概述
第二节:新能源分类和特点
第三节: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
第四节:新时代的中国新能源发展
第一节:新能源概述
一、新能源定义
二、常规能源
三、新能源发展的意义和安全
四、未来的新能源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新能源分类和特点
一、太阳能
二、核能
三、海洋能
四、风能
五、生物质能
六、地热能
七、氢能
八、海洋渗透能
第三节: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
一、新能源行业现状
二、中国能源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三、持续推进能源革命
四、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
五、新能源发展的“六个”方面
第四节:新时代的中国新能源发展
一、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二、开发利用非化石能源是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途径
三、国家主席*2020年12月12日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
四、*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做好“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五、开展能源重大领域协同科技创新
六、中国等30个国家共同建立了“一带一路”能源合作伙伴关系
七、我国太阳能光伏行业发展规模
八、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前景
新能源市场发展趋势
转载://www.ibid2.com/gkk_detail/250824.html
已开课时间Have start time
- 贾象凯
经济形势内训
- 城市更新理论与实务 郑文强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 宋学丛
- 《宏观着眼,微观着手—新产 宋学丛
- 如何做好小微企业服务--- 胡元未
- 当前中国经济的国际国内变局 宋学丛
- 城市更新未来发展趋势及理论 郑文强
- 当前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与政 宋学丛
- 全球矿业投资机会解读 郑文强
- 《如何在新时代农村信用社实 武建伟
- 新质生产力与地方经济发展 宋学丛
- 《稳中求进,先立后破—当前 宋学丛
- 后疫情时代的回顾与展望: 曲融